杭州夜市的一个5平米档口前,每天下午5点按时排起长队——90后摊主小陈的榴莲饼摊,300个现烤榴莲饼40分钟售罄,日流水超3600元。有顾客连跑三趟才抢到,直呼:“这速度比网红奶茶还难追!”
小陈的爆单诀窍藏在流程规划里:3台烤箱同步烤制,每台12饼,每炉5分钟。从擀皮、塞馅(每饼50克榴莲果肉)到出炉,全程流水线个饼。他专门定制加宽烤盘,转移时刻压缩到10秒/次,40分钟300个饼卡点清空。“多烤一炉就焦,少烤一炉就亏,有必要算准到秒。”定价12元/个,单饼本钱仅4.2元(猫山王榴莲肉占30%),毛利率65%。每天用料15公斤榴莲、60公斤面团,质料本钱控制在1260元内。小陈算过账:“卖250个保本,多卖50个净赚1800元。”为控损耗,他坚持“宁可不行卖,绝不留库存”,每天精准卡量。选址大学城夜市,瞄准学生集体。小陈把烤饼进程剪成15秒短视频,带定位颤栗音,单条播放量破50万。他还推出“买3送1”活动,逼着学生拼单,天然构成传达:“宿舍4人团刚好一盒,拍开盒拉丝视频发小红书,又能换免费饼。”近邻摊主老李调查半年后叹服:“他现场开榴莲取肉,果肉堆得冒尖再包饼,谁看了不模糊?”比照预制品榴莲饼,小陈的饼贵2元,但果肉多30%。有顾客专门带秤验证:“连饼带馅352克,比连锁品牌重50克!”现在小陈已在谈商业综合体档口,方案把“黄金40分钟”复制到写字楼:“白领下班顶峰更会集,或许20分钟就能清空300个。”当问及诀窍,他指了指招牌上那句slogan:“榴莲饼冷了就腻,饥饿营销刚好吃热乎。”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姓名为化名)